穗再公布地名保护名录 太和墟寓意太平和睦、武功巷与武功相关……
中新网广州11月28日电 (蔡敏婕 李国全)太和墟寓意“太平和睦”、面房街以“面粉作坊”一条街而闻名、武功巷因巷内有人武功高超而得名......广州市民政局28日在其网站上发布了《广州市地名保护名录(第二批)》。该地名保护名录共收录441个词条,约7万字,收录的都是具有广州特色和代表性的老地名(包含历史地名)。 据了解,广州市民政局在今年1月编纂发布《广州市地名保护名录(第一批)》的基础上,继续以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资料为基础,根据国务院《地名管理条例》和《广州市地名管理规定》,结合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等相关工作,广泛收集广东省、广州市地方志、地名志等相关资料,开展第二批地名保护名录的编纂工作。 第二批地名保护名录每个地名词条的内容包括标准名称、罗马字母拼写、来历、含义、历史沿革等,注重体现收录地名的文化属性、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,让公众在故事中发现地名的魅力,从而了解广州、认识广州、熟悉广州。 比如位于广州市海珠区西南部的瑞宝街道,在清顺治年间建村,因四面环水及地形似堡垒,取名“水口堡”;后取谐音和吉祥之意改称“瑞宝”,有邓氏宗祠、何善衡故居等古迹;同样位于海珠区的素社,据记载,清末民初,一些文人迁入此地,形成社会团体,俗称“社”,因文人聚会吃斋而得名“素社”;位于广州市番禺区的石壁,古为充军之地,今珠江航道未形成前,有长约一里的条状石岩横亘水面,导致石岩侧畔形成大片沉积土层(现已不存),岩峭如壁,故名。 与第一批名录一致,要求列入第二批保护名录的地名应当反映广州历史文化和民俗传统,具有特定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,与重要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军事等历史事件或者著名历史人物、民间传说等相关,具有纪念意义。 地名是地方历史文化遗产和文脉保护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。编制地名保护名录,目的在于通过一个个具体的老地名及其来历、含义、历史沿革、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、著名人物等,把这些见证和记录了广州政治、文化、地理等历史演变和当地民众生产生活、喜怒哀乐的“活化石”保护起来、传承下去,成为与广州这座城市血脉相连、彰显精神的永固部分。 广州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将在编纂发布两批地名保护名录的基础上,进一步做好老地名的挖掘和保护利用工作,对名录中收录的老地名,强调其在城乡规划、工程建设、城市管理、文化宣传等方面的使用规范,让城市留下记忆,让人们记住乡愁。(完) 【编辑:刘阳禾】 ,NIGcvdvevr0
- 百度百科_全球领先的中文百科全书
- 百度知道 - 全球领先中文互动问答平台
- 新闻_YNET.com北青网
- 新闻频道_广州日报大洋网
- 中方谈巴以双方释放三批被扣押人员:通向和平的步子再小也值得鼓励
- 多地高校开展学风建设大学生上课坐哪儿有必要管吗
- 广州首次记录到世界濒危鸟类“遗鸥”
- 民歌大观第五次走进大理彰显“苍山歌声永不落”
- 第一观察|关键时点,习近平总书记到上海考察释放重要信号
- 2023上海合作组织传统医学论坛现场签约79.5亿元
- 职业教育需要什么样的好老师
- 英国汉学家吴芳思:中英只是文化不同,理解与共情是人类的相处之道
- 美国一炼油厂接连发生爆炸引发火灾并产生大量黑烟
- 临时停火第二天,哈马斯释放更多以色列籍被扣押人员
- 云冈石窟“第一伟窟”因保护调查等暂停开放
- 王毅会见巴西外长维埃拉
- 杭州西湖“飞来寻枫”枫树节启幕新书《飞来寻踪》首发